全国统一咨询电话 4006-303-880
汇上优课 成都晴天智慧 感统训练 儿童精细动作训练方法有哪些?

儿童精细动作训练方法有哪些?

2019-11-21 11:34分类:感统训练阅读:1628 分享

说起感觉统合,家长们最先了解到的是视、听、嗅、味、触、本体、前庭等方面的能力,大脑将这些从身体各感觉器官传来的感觉信息统合作用,就是我们所说的感觉统合能力。

但是无论是在专业的感统课程上还是在医院的检查测试中,大家都会提到一个叫做精细动作的能力,它到底是指的什么?感统精细训练怎么做,又有何作用呢?

精细动作的定义

精细动作是指个体主要凭借手以及手指等部位的小肌肉或小肌肉群的运动,及手部功能。它运用手臂和手腕作为稳定身体的支持点,继而用手掌和指头的肌肉来进行精细复杂的活动,包括基础能力和精细操作能力。

如:抓握,指尖动作(拿,捏,指,点,按)、手眼协调、手腕转动、执笔写、画等局部小动作,包括穿鞋,系扣等在内的各种精细运动,它是儿童能进行更复杂任务的前提。

精细动作训练的作用

动作发育有一定的的规律,通过各种动作的发育水平可发现并检查出大脑成熟程度,而手的精细动作的发展又可促进脑的发育,特别是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

精细动作是我们人类解决细小问题的重要基础,它反映了我们在感知觉、注意等多方面心理活动的配合下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

因为精细动作包括手的初级动作,如抓握能力,这是很复杂的手眼协调动作,受大脑的视觉中枢,手的运动中枢联合支配,当手神经发育的成熟、手指小肌肉成熟后才会有手眼协调活动。

感觉统合训练与精细动作的关系

每个儿童一出生就拥有感觉统合的能力,这其实是一种本能。不过,这种本能要想高度、健全地发展起来,必须有两个前提:第一,要在婴幼儿时期和环境的互动中发展;第二,要在大脑与身体不断地顺应反应下发展。孩子只有手脚并用,才能使感觉统合能力协调发展。

1岁之后的宝宝,随着很多大运动技能的掌握,比如走路,跑,跳等,我们往往会忽视他们单独使用手部和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也就是精细动作方面的发育。而这些发育将大大提高他们探索和学习周围世界的能力。

精细动作训练方法

0-3岁是精细动作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这个阶段精细动作发展辅助大运动去完成基本的生活活动。以下分别列举3岁以下及3岁以上孩子的训练方法:

3岁以下:

1、搭积木

训练时,由家长先搭好一个简单的图形,例如小汽车,让孩子去模仿。根据孩子的情况,可适当给予协助。这项训练可以训练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模仿和空间感知力,在过程中引导孩子开发出更多的玩法,给予鼓励表扬,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2、串珠子

根据孩子能力决定是否示范,在孩子能独立完成串珠子训练后,可增加难度让孩子在五颜六色的珠子中捡出相同颜色的珠子串在一起。

3岁以上:

1、画线练习

首先要教会孩子正确的拿笔姿势,在此基础上,鼓励孩子在纸上随便乱画,进一步教会孩子画点、线(水平线、垂直线、斜线等)。当孩子具备了控制手指动作的能力后,再教他们学画图形。

2、拼图练习

可用废旧纸板画上小动物形象,然后将小动物图形的四肢沿线剪开,将部位拼图打乱,让孩子去拼合,锻炼孩子的手指活动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孩子获得知识的最好的方式是动手操作周围的环境,以此来锻炼小肌肉技能,为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认知基础。

发展早期的孩子需完成取物,画画,写字,生活自理等许多活动,精细运动能力既是这些活动的重要基础,评价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成熟度的指标之一,也是对婴幼儿进行早期教育的基本依据。

以上就是成都晴天智慧为您提供儿童精细动作训练方法有哪些?的全部内容,更多内容请进入感统训练栏目 查看

温馨提示: 提交留言后老师会第一时间与您联系! 热线电话:4006-303-880
【学校】咨询热线: 4006-303-880
以上信息知识产权归具体机构所有 | 招生合作 | 免责声明 | 版权/投诉